原创 冯斌 广东科普 收录于合集 #广东科普讲师团 2个
本文作者: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科学教师、科组长冯斌
不少小学生都有
关于自然科学论文的“作业”
对于他们来说这件事难吗?
没经验的家长对此也是十分头疼
今天,就和科普君一起
来听听冯斌老师的分享
小学生如何写好自然科学论文?
我们从一棵四季豆谈起
如何迈出第一步?
假如你路过了这棵树,你能想到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不好好长而非得那么拧巴?
长成这样到底有何目的?
什么原因造成的?
还有什么类似的植物?
……
恭喜你,能提出问题,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有很多老师、家长,在辅导孩子的科技研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做什么课题好呢?在哪里找到可以研究的课题呢?
睁大眼睛,保持好奇心,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熟视无睹是科研的大敌,“于不疑处有疑”,你才能发现生活的亮点。能提出一些问题,你就已经迈出了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选择课题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一个才是真龙天子?想要找到自己理想的科研标的,需要下一番功夫。
整理了一下选择课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摘录如下:
这是我在做研究前下载查阅过的文献。
第三步,查文献
用好数字图书馆资源,查正规刊物发表的文献。
不建议在百度搜索,那里各种各样的说法可以给你提供思路,但如果不是正规刊物发表的,是不可以作为参考文献来使用的。
我使用的是佛山市数字图书馆资源,里面可以查找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正规文献。
第四步,确定研究课题
辅导对象是小学生,高深的课题、脱离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选题不切实际。我选的这个突破口需要的实验材料就较为简单:一些强磁铁、竹竿、一种常见的螺旋植物。
小学生对磁铁很熟悉,科学课做过不少磁铁的实验探究,这是知识基础。我校的植物园刚好种的一块四季豆,实验非常方便(地利)。北半球多右螺旋植物,四季豆刚好又是右螺旋。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选择文献中提到的地磁影响假设作为突破口。因为文献中只是假说 ,并未得到事实支持。如果我们能提供实验依据,那就是有利的佐证。
选择这个题目的科学基本推理:
指南针在附近没有磁铁干扰的情况下会正确指示方向,当我们把一块磁铁靠近它时,这块磁铁所产生的局部强磁场就会干扰地磁——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假设地磁是造成植物的螺旋的原因,那么在螺旋之物旁放置一些强磁铁,就应该会干扰地磁的影响,进而改变植物的螺旋。
第五步,做试验
做这个实验分两部分,其一是带着学生种植螺旋缠绕植物并开始观察,写观察日记,收集实验现象。其二是找到野生缠绕植物做同类实验来验证。
实验的第一部分
1. 带领学生种植缠绕植物
我们种的缠绕植物有四季豆、刀豆、牵牛花几种。这几种很容易种植,生长快,便于观察。
2. 给长大的缠绕植物架设竹竿
等正常缠绕的茎长大后,进行单块磁铁的磁力对四季豆的螺旋间距及螺旋方向的影响。
实验组的实验设置如下图:
在正常生长的四季豆茎附近固定另外一根竹竿,在靠近茎尖(1厘米)位置固定一块磁铁(最好是强磁铁,这样效果显著)。观察四季豆茎的变化,并和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结果:缠绕茎的螺旋间距明显加大。
3. 依次进行定量研究实验设置
放置2块磁铁会怎样?放置3块磁铁呢?
在小论文的科学探究中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块,其中定量研究更加重要。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具体目的是深入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或行为,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三块磁铁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四季豆的茎无法越过磁场,出现倒伏。
实验的第二部分
4. 寻找野生的缠绕植物来做同样的实验
这一点也很重要,科研的结果必须能够多次重复,才能作为科学结论。
我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拿着磁铁回到乡下是继续做这个实验。在家乡找到不管是什么缠绕植物,都可以试试,看看它的两螺旋间距会不会受到磁力的影响。我自己也在我的家乡做了几种缠绕植物的实验,发现了相同的现象。
这就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有规律的,是可以成为结论的。
这是我的实验资料数据:做了将近10种缠绕植物的定量研究。
菜豆实验:磁力干扰迫使缠绕茎放弃右旋,可以看出茎的变化痕
牵牛花:磁力干扰迫使缠绕茎放弃右旋,可以看出茎的变化痕迹。
打碗花:磁力干扰情况,放弃右螺旋并向磁铁方向生长。
羊角角(方言):磁力作用下旋间距的明显扩大。
大薯:磁力干扰下的螺旋变化——右螺旋路径明显改变的痕迹。
野大薯:磁力作用下的右螺旋变化
5. 学生的研究记录本
这个原始记录很重要,老师们在辅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做科学日志的好习惯。
我以为这才是科技创新大赛的重要意义所在——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学会观察、学会记录数据、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当然这也是评委给你打分的重要依据哦。
最好是用一种白纸本,我经过几次操作后发现,用白纸本(就是里面没有格子的那种)便于写字,更便于绘图记录。
6. 实验结论
✔ 右螺旋植物都受到了磁力的影响;
✔ 在单块磁铁磁力的作用下,螺旋间距明显扩大;
✔ 在多块磁铁连续磁场的作用下,右螺旋无法继续,改为竖直向上生长。
第六步,写论文
论文的写作是很重要的一环。
很多老师收集了较多的原始数据,但最后论文却是实验图片和数据的堆积——一麻袋土豆,那就很遗憾了。
我的做法是“拿来主义”。
找一篇很规范的科学研究论文,将他的论文板块复制到我的电脑,一步步跟着来。论文都有规范的写作格式,学多几次自己就可以掌握。
写作时要理清主线,对实验数据有取舍,不要舍不得哦。将自己的一大堆数据都堆积上去,让阅读者摸不清头脑,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最后要将自己的一麻袋土豆整理出一串糖葫芦——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科普君发现
一次自然科学探索
一份自然科学论文
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完成
关于这篇四季豆的论文
大家想看的话
可以参阅冯斌老师的网站
里面还有更加丰富的分享
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帮助
▼▼▼
在“广东科普”微信公众号后台
回复【科学论文】即可进入
今日推荐视频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
是为什么?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
称为临睡肌抽跃症
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警惕?
我们一起来了解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标题:《小学生也能写好的自然科学论文,我们从一棵四季豆谈起》
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_高达世界杯 - fzx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