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翻飞,唱腔婉转,南通大学啬园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座无虚席,现场观众凝神静听,沉浸式感受维扬戏韵。11月11日,2024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扬剧折子戏专场走进南通大学。《打神告庙》《徐九经升官记·上任》《铁弓缘·待嫁》《王宝钏·三击掌》和《芦花荡》五出别开生面的扬剧折子戏轮番上演,来自扬剧研究所的青年演员们倾情演绎,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耍素珠是咱们丑行的一种表演特技,其中包含正转、反转、大转和小转等不同的技法。这门表演特技发端于京剧,之后又传入到我们扬剧表演之中……”在表演开始前的导赏环节,扬剧演员李楚祺在舞台上扎起了丁字步,亲身示范戏剧表演中“耍素珠”的身段动作。只见珠子缠绕于脖颈间有节奏地上下翻飞,伴随双肩一个猛掂,珠串腾空而起在半空之中旋转数圈又复落于颈间,台下顿时掌声如潮。来自南通大学21级建筑专业的学生高山峻,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与带领下,很快便跟着学得有模有样。“虽然我也算是有多年观戏体验的‘老票友’了,但这还是我第一次能不出校门就欣赏到扬剧表演,并且与专业演员近距离沟通学习,让我对扬剧这个剧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高山峻笑着说道。
“草笠莽鞋渔夫装,豹头环眼气轩昂。胯下千里乌骓马,丈八蛇矛世无双!”在剧目《芦花荡》中,由扬剧青年演员徐梦雪所饰演的猛将张飞,甫一登场,便凭借威风凛凛的气势与雄浑老练的唱腔惊艳四座。作为扬剧史上首位女花脸,徐梦雪11岁时便考入了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如今“95后”的她俨然是有着十几年丰富演艺经历的“老戏骨”了。“《芦花荡》这幕戏很考验演员的全面性,它要求演员有很扎实的腿功,能够在舞台上熟练地完成整套‘三起三落’的动作才能去唱这出戏。”徐梦雪告诉记者,这次扬剧研究所带来的五出折子戏也是经过了一番精挑细选。这五幕戏基本涵盖了扬剧的不同行当,既囊括了扬剧本土的传统剧种《王宝钏》,也有新编剧目《铁弓缘》。“这次走进校园剧场,看到台下坐满了年轻面孔,我们内心油然而生一股积极向上的能量,在舞台上也是更加卖力铆足了劲想要把最精彩的表演献给现场所有观众。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扬剧的受众正在不断向年轻群体倾斜。近年来为了让更多青年人走进剧场,除了复排一些传统曲目,我们也创排了《郑板桥》等新编历史剧,在传承的同时推陈出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轮扬剧折子戏专场的演出公告一经发布,便引来校园内热烈反响,共计逾五百名学生报名,22级商管专业的刘若萱也是其中之一。平时酷爱古典舞的她第一次走进传统戏曲演出的剧场,便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所深深震撼。“今天的演出中,由赵倩老师带来的《打神告庙》令我印象深刻。她深情投入的唱词与灵活的水袖舞让人叹为观止,也瞬间将我带入了敫桂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悲悯情怀。”刘若萱坦言,在走位与神韵上,中国传统戏剧与她所热爱的古典舞蹈有着相通之处,因而学习起戏剧指法也会掌握得更快。“平时我们学校就设置了戏曲鉴赏这门选修课,未来我也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戏剧这门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这次戏曲名作进校园活动将扬剧这门独特的地方剧种带到学生们中间,对于师生们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能够让我们的年轻学子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鉴赏与传播的动力。”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俊怀表示,当下戏曲、汉服等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力度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未来学校也将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良好土壤,为同学们架起沟通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帮助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累累硕果中领悟民族精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王苏禾/文 王瑞枫/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_高达世界杯 - fzx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