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要统筹兼顾,既保证参会人员的顺畅交流,还要在位次、住宿、餐饮等会议细节上,充分考虑国家关系、宗教信仰、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等因素,体现国家一律平等、相互尊重等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02非正式会议的独特作用
外交场合的非正式会议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贸易、金融、文化、环境等各领域,涵盖不同层级的参会人员,在世界各地以不同模式广泛进行,发挥着独特作用。
比如,联合国安理会经常举行非正式会议,磋商应对危机、维护稳定的方案。在地区层面,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非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独联体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对扩大区域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增进信任友谊。非正式会议的举办地点、会议着装、会议形式都是精心设计的。有时,会议地点甚至会选择具有人文特色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参会人员穿着休闲装或民族特色服装,边散步边交谈,享受当地特色美食,进行直接和广泛的会谈。这些打破常规的形式营造了轻松的会议气氛,加深了参会人员的相互理解,增进了互信和友谊。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会场,彰显浓郁中国风
利于互谅互让。非正式会议一般会有意避开媒体,不对外公开会议情况,参会人员减少了客套,增加了私密交流,便于深入交换看法,缓解了因相互妥协可能受到的外部压力,成为解决棘手问题的有效方式。实际上,很多协议都是通过非正式会议达成的。
推动求同存异。非正式会议强调磋商性、弱化谈判性,强调开放性、弱化封闭性,强调合作性、弱化竞争性,既不回避挑战性问题,也不追求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特别是一些高级别会议,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比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在1997年关于接纳秘鲁、俄罗斯、越南成为APEC新成员的问题上,举行的其他层级会议都未达成共识,但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东道主征询与会领导人是否同意这三个国家加入时,中美两国领导人均表示没有意见,其他成员领导人也没有再发言,于是顺利通过了三国加入的事宜。
03特色鲜明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众多的非正式会议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瞩目。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冷战结束后为打破隔阂、增进互信而成立,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强调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对推动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加强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2年4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基廷首次提出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举行一次成员领导人会议。
1993年7月,美国作为会议东道主,提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召开一次领导人会议,由于没有得到全体成员的赞同,于是建议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领导人不着正装,不带助手进入会场,会场内不安装麦克风,也不发文件等。同年11月,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除马来西亚外的14个成员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各成员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在重点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通过一系列成果文件,作为指导各成员间下一阶段合作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此后,这种会议形式成为惯例,每年召开一次,迄今已举办29次会议。
我国于2001年和2014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会议时,与会领导人身着唐装,在浦东新区的上海科技馆前合影留念。北京会议时,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欢迎宴会,以水为主题的场地呼应了“上善若水、同舟共济、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呈现出独特的东方雅致,注入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承认成员的差异性,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非正式会议模式。
作者:阚四进 外交学院
▌来源:秘书工作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_高达世界杯 - fzx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