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_高达世界杯 - fzxzyy.com

玉渊潭 | 廉平之守不可攻

- 19世界杯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廉平之守不可攻

■王红兵

《说苑·政理》中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在出任信阳长官前,向孔子辞行。孔子叮嘱他,“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公正廉洁的官员。之后,子贡谨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任清廉勤政、造福四方,深受百姓爱戴。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官始终保持公平之心、廉洁操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自古以来推崇的清正品格。无独有偶,明朝时信阳县又迎来了人称“青菜知县”的胡寿安。他平日布衣蔬食,床上挂的是自制的纸帐,并上书《题纸帐》一诗自警:“紫丝步障簇春华,卧雪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梦到梅花。”他不以清寒为苦,反以为乐,将纸帐喻作“雪”“云”,可见心境之恬淡。胡寿安坚守自己的为官之道,重农事、省工役,催科鞠讼、不事鞭箠,以爱民为民的情怀,兴利去弊、两袖清风,让“吏民敬服”。

廉洁的官德、正直的操守,往往会形成一种导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胡寿安一生“清俭绝伦”,为官始终薄服轻装,上任“衣物一担”、离任“一担衣物”。向“城隍”辞行之际,他留下一首诗:“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向民众表明自己心迹,坦荡为官,来去轻松,亦如信阳之茶清。他的继任者武学志读罢此诗,深受感动,决心效法前贤,便和诗一首:“此来宣化布阳春,一念孜孜只为民。步武前贤宁敢后,等闲忧道不忧贫。”两位知县唱和之间,都以清廉自勉,传为千古美谈。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这既显现出廉与贪的区别,也描摹出得与失的智慧。为官一方,是志在节用裕民,还是谋求个人权势;是忧虑百姓安康,还是贪求自家富足,彰显境界修养、价值取向,也决定人生走向。近代教育家唐文治曾写过一副对联:“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为官者若是在清廉上过不了关,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围猎,骨头就会变酥变软,就容易弯腰失节。而守住了清廉,便有定力、有底气、有力量。

守之廉平,鄙吝难近,谄贿远之。《唐国史补》中有一则“刘晏送帘”的故事,处处用侧笔,刻画出为官者一旦拥有坚守清廉的正念,就会产生“公生明、廉生威”的震慑。唐代尚书左丞李廙律己甚严,不慕奢华。妹夫刘晏掌权后去拜访他,“见其门帘甚弊”,遂找人织了一块未加修饰的帘子,但刘晏“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梁朝贤臣顾协为官清介,冬天仍着单衣,大理寺卿蔡法度想送棉袄给他,最终还是因为忌惮他的凛然正气,终究未能如愿。当为官者以气节为尚、以不贪为宝,送礼者见之,往往“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盛德之人,望之而令人消其鄙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明朝官员左英纶,在宦海沉浮多年,但他始终廉洁自律,官声极佳。左英纶有一“五硬”处世法,即“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大意是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其中“心硬”,就是不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要“心如磐石”,坚守廉洁本色,不能动丝毫贪念。

作风不硬,不打自败。这“五硬”处世法,在当今仍有警示意义。从现实看,党员干部一旦在行事作风、小事小节上失守,就会给围猎者留下“突破的空间”,最终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忧于名利,便失了执政为民的志气;耽于钱财,便失了廉洁守正的清气;沉湎享受,便失了勤勉奋进的骨气。为官一任,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应始终具备“清贫耐得始求官”的清醒,“黄金难换腐儒心”的坚守,“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以廉养心、清节自守,方能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妖精小屋
第 2 部分:您可以使用 Root 后的Android手机做什么?